一雙小小的襪子,
包裹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,
輕撫孩子們的成長軌跡。
襪子雖小,
卻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好奇與想象,
開拓孩子的世界,
引領他們踏上探索的旅程。
活動緣起
午睡起床后,淞宴小朋友皺起了小眉頭。他說:“我的黑襪子去哪兒了?”最終被妍妍在被褥下找到,細心的妍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每個人的襪子都不一樣,于是一場關于襪子的討論拉開序幕……
小朋友們圍繞襪子展開了激烈的討論,教師緊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,帶領幼兒展開了一場關于襪子的探索之旅。
初識襪子
襪子大調差
教師帶領幼兒觀察自己和同伴的襪子,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的襪子都不一樣。為了讓幼兒進一步觀察,教師利用家長資源,收集各種各樣的襪子,進行一場關于襪子的大調查。
在探索襪子的過程中,幼兒發(fā)現(xiàn)襪子的圖案、顏色、厚薄、材質都各不相同,不同的襪子有不同的作用。夏天的絲襪方便排汗,棉襪便于吸汗,冬天的毛線襪又長又厚,更加保暖。
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到襪子是由襪口、襪筒、襪尖、襪跟組合成的。正面反面的顏色是不一樣的,反面是有毛毛的并且是有線頭的。
認識襪子
襪子大整理
問題一:另一只襪子去哪了?
幼兒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已經認識了不同的襪子,但是還會出現(xiàn)小朋友穿錯襪子的情況,是因為有的幼兒記不住自己穿的襪子,針對這一情況,幼兒又開始尋找起了解決辦法。
襪子配配對
結合前期對襪子的了解,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設計了襪子對對碰的游戲。幼兒嘗試根據襪子的大小、花紋、顏色進行配對,在游戲中加深了對于襪子的特征的了解。
教師思考:襪子配配對游戲活動,加深了幼兒對襪子特征的認識,包括顏色、圖案以及長短等方面的辨識能力,幼兒還在實踐中學習了根據襪子的特征對襪子進行分類和配對,幫助幼兒初步建立了數(shù)學思維和分類邏輯,使幼兒體驗到數(shù)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和無窮魅力。
問題二:怎么疊襪子?
在午睡的時候脫好的襪子總會找不到,怎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?果果小朋友有生活經驗,她和大家說:“媽媽告訴過我,把襪子疊起來,兩個好朋友就不會分開了。”教師組織談話活動幫助幼兒梳理疊襪子的經驗,結合兒歌讓幼兒動手嘗試疊襪子,在實踐操作中學會疊襪子的技巧,養(yǎng)成良好的收納習慣。
我會疊襪子
面對面、卷一卷,折疊起來。
教師思考:對于小班孩子而言,管理不好自己的小襪子是普遍現(xiàn)象而非個例。對于這次探究大家認為:把自己的小襪子疊起來,這樣兩個好朋友就不會分開了。通過疊襪子活動,幼兒的自理能力,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(fā)展。
問題三:那到底該怎樣穿襪子呢?
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學會了疊襪子,在積極動手的過程中興趣越來越高,幼兒迫不及待想試一試穿襪子,于是班級開展了穿襪子比賽活動,幼兒在挑戰(zhàn)中進一步掌握了穿襪子的技巧。
穿襪大PK
教師思考: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,通過直接感知、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,幼兒對認識自己的襪子以及穿襪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襪子設計師
我設計的襪子
通過活動幼兒了解襪子的不同樣式,知道襪子有波點、條紋、格子等圖案。幼兒拿起畫筆發(fā)揮自己的想象力,創(chuàng)作出屬于他們獨一無二的多彩襪子。
襪子DIY
幼兒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,除了自己設計襪子,還和老師一起用襪子做出了許多可愛的手偶造型。
本次活動生發(fā)于幼兒無意間弄丟的襪子和孩子們尋找襪子的興趣點。它源于生活,基于體驗,既有具體形象性又有趣味性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一日活動皆課程,一雙襪子不僅提升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,更是幼兒自主學習的一次大膽嘗試與挑戰(zhàn)。
撰稿:張 嫚
初審:田 湉
復審:吳晶晶
終審:湯 玲
(建議使用1024×768以上分辨率 IE8.0及以上版本瀏覽器)
皖公網安備 34010302000576號